斯里兰卡文化简况
2020-04-15 00:00

  (一)斯里兰卡文化的起源

  斯里兰卡是一个文明古国。据考古发掘证实,早在2万年前,这个岛国就有人类存在。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543年北印度维耶王子及其700随行人员登上兰卡岛开始算起。这批雅利安人与土著人结合,便产生了僧伽罗族。以后,南印度达罗毗荼人也来到该岛定居。这两个古老的民族为兰卡岛带来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印度文化。

  公元前3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将斯里兰卡的文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佛教文化在斯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二)文化部门机构设置及文化政策

  尽管由于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带来政府部门的变动,斯文化部门一直作为斯内阁组成部门。2019年斯总统大选后,现任佛教、文化和宗教事务部部长由现任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兼任。

  斯政府各部沿袭英式文官体制,文化部部长和副部长均为执政党议员,作为政府代表把握政策。部内日常工作由常秘为首的多级文官负责。文化部下设文化事务局、国家博物馆局、考古局、中央文化基金会、公共演出委员会、国家档案馆、国家艺术委员会等机构。

  斯里兰卡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在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文化在展现斯里兰卡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和解、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斯进入内战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有限,文化基础设施比较陈旧,也影响到了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目前,中斯文化交流呈现“我多斯少”的局面。

  (三)传统文化艺术

  音乐 僧伽罗音乐受印度影响很大,在古僧伽罗王朝时代,国王经常派人去印度学习音乐。现存最早的音乐教科书是康提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派人去印度取来翻译而成的。僧伽罗乐谱的七个音阶由七个僧伽罗字母表示,不使用简谱,五线谱是殖民统治时期传入的,但不普及。斯有记载的古代乐器有6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只有20多种,最常见的主要有凯特鼓、雅卡鼓、乌贷吉和椎击鼓等四种鼓。

  舞蹈 僧伽罗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早以前,他们就在宗教仪式、传统节日和喜庆丰收的日子载歌载舞。僧伽罗舞蹈主要以鼓乐伴奏,节奏感强,舞蹈者随鼓乐四肢和身体做各种旋转变化,同时伴以抒情、柔软的手部动作。僧伽罗舞大致可分为康提舞(又称高地舞)、低地舞和萨巴拉加穆瓦舞(又称中地舞)三大系统。其中康提舞最为典型,被誉为斯最纯结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绘画 僧伽罗人的绘画艺术是和佛教建筑同时发展起来的。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人们就用油调合朱砂装点鲁梵伐利耶寺大塔。古城堡西格利亚现存最早的壁画作品,已有1400年的历史,它与印尼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和印度的阿旃陀并称古代东南亚艺术4大奇迹。古城波隆纳鲁瓦的壁画和康提绘画也是僧伽罗古代艺术宝库中珍贵的遗产,内容多是与佛教有关的活动。

  建筑 僧伽罗人早在公元前后就建成了布局规划合理的城市、宏伟的佛塔寺庙、辉煌的王宫以及大型水利设施,显示出僧伽罗人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建筑艺术。在这些古建筑中大量的是书写古代斯里兰卡佛教兴衰历史的佛塔院。较有名的有古城阿努达拉普拉的第一座佛塔睹波罗摩塔和伊苏鲁牟尼耶寺,还有公元前修建的鲁梵伐利耶塔,无畏山塔等。位于西格利亚独立石山上的古代宫殿居今已有1500年历史,以此石山宫殿为中心建成的西格利亚古都以其对称的布局、合理的设计、完备的供水设施在僧伽罗古建筑中绝无仅有。

  雕刻 僧伽罗人有着悠久的雕刻艺术历史。据中国《梁书》记载,公元405年,斯里兰卡(当时的狮子国)国王送给中国皇帝一尊佛像,当时与戴安道手制的《五世佛》像和顾长康的《维诘象》一起被称为艺术三绝。在斯里兰卡现存的古代雕刻中,保存最完整的是古都阿努达拉普拉一种安置在宫殿和寺庙台阶下面的半圆型石雕,称为“月形石”。另外一幅古代石雕佳作是在该古城伊苏鲁牟尼耶山洞佛寺中的浮雕“情侣”。此外,在古都波隆纳鲁瓦也保留了许多珍贵的雕刻,其中三尊一组的巨型石佛像最为著名。